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为群众办实事”
黔南医保:深化数字化应用 打造“智慧医保”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黔南州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以国家医保系统“一张网”为基础,聚焦参保群众关切点,不断强化医保数据通联、平台串联、智能关联,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异地就医备案、就医购药结算等实现高效办理,着力解决排长队、跑腿报销等难题。

一是强化数据通联,就医备案“掌上”办理。以统筹区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为契机,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异地就医管理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规范》《黔南州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住院费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的通知》,明确异地就医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备案流程、待遇报销和服务管理,实现以国家医保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地方医保APP开展掌上备案,异地就医现场结算。截至目前,州内353家医疗机构联通国家医保异地就医系统,州内跨省异地就医联通全国16547家医疗机构,所有参保群众完成备案即可实现直接结算

二是强化平台串联,看病购药“码上”结算。印发移动支付试点应用工作方案,组建技术工作专班,按照全国统一的15项医保业务编码规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编码全量完整维护、动态调整、同步更新,实现基础信息库、进销存、医师工作站、费用明细等场景应用尽用、云端计算。开展基于医保码在挂号、就诊、支付、取药、取报告、自助服务机等全流程“串联”,为医保码全场景应用提供先决条件。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开展“走流程,找堵点”活动医保部门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全州3287家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就医购药医保码及时结算,5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码在建档、挂号、检查、结算、取药、取报告、诊间核验身份等环节全流程使用

三是强化智能关联,就医结算“脸上”支付。组建工作领导小组,20234率先州级3家三甲医疗机构及福泉市龙里县探索综合服务终端试点看病就医实现“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刷脸结算”的转变,智能化应用解决老年人及儿童看病就医结算难题。今年认真总结“刷脸结算”试点经验进一步明确综合服务终端设备来源渠道,按照设备标准严格把控设备质量。严格遵守国家医保局关于综合服务终端安装布放、终端接入、使用维修、标志管理等相关规定指导医疗机构开展院内HIS系统接口改造,实现城镇职工刷脸支付个人部分(个人账户划账)及城乡居民刷脸读取参保信息后,扫码聚合支付个人部分截至目前,全州已有510家医疗机构铺设综合服务终端642台,“刷脸”结算已达86万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